年紀最小的幼小誠班,認真的唱著、跳著,可愛的模樣令在場觀眾不禁莞爾。(攝影者:黃雅蓉)
學習好中文是移民父母對兒女的期待,在海外的慈濟人文學校不止是教中文、傳遞中華文化,更將證嚴上人的智慧結晶──「靜思語」融入在中文教育中,以期種下善根,啟發孩子們的良知良能。因此,加拿大列治文慈濟人文學校為了讓靜思語教學多姿多采,每年會舉行以靜思語為主題的繪畫、作文、說故事……等活動比賽。
2018年12月1日在郭亮君校長的規劃及帶領下,中、高年級舉行靜思語漫畫和作文的活動比賽,幼、低年級則首度嘗試用動態的兒歌唱遊,以輕鬆愉快的方式來進行。孩子們為了練好一首曲子,在家一定反覆的播放與練習,這也可以間接達到落實靜思語到生活中的一個好方式。期盼孩子們能藉著歌詞中的好話,茁壯心中的那顆善的種子。
「別生氣,先做一次深呼吸,深呼吸,趕走不好的情緒……」,唱著輕快的歌曲,小朋友們一跺腳、一舉手,充滿童趣的表現,令坐在觀眾席的師長與志工莞爾、驚嘆不已。受邀擔任首屆評審的蓬萊合唱團前團長林怡君老師,她對年紀這麼小的孩子就能融入靜思語好話的音樂中,感到非常驚訝並認為不容易。尤其是雙語班的小朋友從完全不會說中文,到能朗朗上口唱〈別生氣〉,老師不僅教導的用心,孩子們的努力也是看得見。
曾任教人文學校的劉俊奇老師,憑著多年的陶笛演出經驗也強調,小朋友最喜歡的活動就是唱歌,這個活動相當有意義。而且他很驚訝,這些小朋友都這麼願意唱中文歌,在台上的表現活潑可愛!希望這個活動可以繼續辦下去,讓中文融入生活之中。
幼大誠班林麗卿老師則表示,慈濟兒歌唱遊比賽是對小朋友很好的思想及語文教育,利用這個好機會,把娛樂與教育結合。這次幼大誠、幼大正二班結為一組,彼此不但可以合作,也有了競爭及互相學習的機會,這也讓小朋友間有很好的互動,更因為多次練習增進了中文的能力。
海外慈濟人文學校一直以來,不但教育小朋友中文,更注重品格教育。不論在課堂中或在活動比賽中,我們期待孩子們能夠快樂學習,同時也能成為懂得感恩、尊重、愛的學生。
|
|
|
|
中文說得不太好的雙語高班,很認真地一字一句唱出〈孝順不能等〉,咬字清晰不含糊,甚至還搭配了手語呢!(攝影者:黃雅蓉)
準備充裕的二年誠班孩子們,不僅〈別生氣〉朗朗上口,配合歌詞展現的表演動作,有趣又生動令人刮目相看。(攝影者:黃雅蓉)